













一紧张就肚泻?食饱饭就肚痛?一有便意便要急急上厕所,等不到下一分钟?
照肠镜胃镜,验血验大便,结果一切正常,究竟是什幺作怪?
「肠易激综合症」不会併发严重疾病,却对生活构成极大困扰,因为经常肚痛肚泻,患者不敢外出,影响社交甚至工作。
■问医生
◆大便反常,肠道正常?
问:什幺是肠易激综合症?
吴:肠易激综合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 IBS),俗称肠敏感或肠躁症,因肠脏功能紊乱,属功能性疾病。病人肠道结构正常,没发炎,抽血、造影结果均正常;但却腹痛、腹胀或腹部不适,大便习惯改变,例如一肚痛就要大便,大便次数增多(肚泻)或减少(便秘),大便质地变得过硬或稀烂。另外,肠易激综合症会重複发作,有一定频率,例如一个月最少三四次,影响日常生活;若一年只有一两次,不算是肠易激综合症。
◆肠炎肠癌病徵相似?
问:如何诊断肠易激综合症?
吴:肠易激综合症没有特定的检查或测试,因病人的肠结构正常,医生通常透过临牀病徵判断,例如大便习惯有否改变,肠胃不适是否重複发作等。
但医生要排除与肠易激综合症徵状十分相似的疾病,例如慢性肠炎、肠癌等。所以要查问病人有否出现令人担心的病徵,如发烧、大便有黏液,以排除慢性肠炎;另会问病人是否大便有血,胃口减少,消瘦,及家族曾否患有肿瘤,以排除肠癌。
当有怀疑就需要进一步检查,如抽血及验大便。抽血是检查病人有否贫血、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及发炎指数;验大便是看看大便有否隐血及发炎细胞。若病情持续没有改善,就需要进一步检查,包括大肠镜检查及电脑扫描。
◆贫血、跌磅要小心?
问:肚痛肚泻,为何不是肠易激综合症?
郑:若病人严重肚痛,又呕又屙,大便带血有黏液,或整体健康出问题,如:贫血、体重下降,就要留意,肚痛肚泻可能不是肠易激综合症引起,而是其他肠道疾病如慢性肠炎、肠癌,甚至非肠胃病所引起的较严重病症。因此,若病人遇到危险信号或有怀疑,不要自行诊断,要看医生。
◆无药可根治?
问:家庭医生对肠易激综合症病人有什幺建议?
郑:肠易激综合症属于慢性疾病,没有特效药可治癒,治疗目标是纾缓病徵,减少腹部不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。家庭医生会评估肠易激综合症对病人的生活有何影响,例如排便习惯会否对病人上班、上学、家庭生活造成很大不便,并会评估病人的适应能力,想办法协助他面对该病。
对于慢性疾病,家庭医生亦要留意有否共存病症,例如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或可能会患上痔疮,情绪亦较容易出现紧张及焦虑。
医生又要提醒病人若出现新病徵,切记不要把新病徵归咎于已有的慢性疾病,要看医生诊断,因病人有可能患有另一种疾病。
◆戒食薯仔、豆类?
问:如何治疗肠易激综合症?
吴:肠易激综合症不能根治,但是一种良性疾病,病人一般不会有严重併发症,亦不会增加患癌风险。一旦确诊患上肠易激综合症,医生会提醒病人留意有否吃完某种食物后出现病徵,教导病人尽量避吃有关食物。若这不能纾缓病徵,医生会视乎肠易激综合症的徵状,处方适当药物给病人在有需要时服用,包括止肚痛药、抗肠抽筋药、止泻药或泻药;若病人以肚泻为主就会开止泻药,便秘为主就会开泻药;如病人受情绪影响,医生亦会处方抗抑郁药。
新的治疗方向是从饮食着手的非药物治疗,避免进食高发酵性的碳水化合物,如薯仔、番薯、豆类、麦、牛奶中乳糖等,因这些食物会在肠道发酵产生气体,令肠道发胀;或避免进食高浓度果糖的食物,如很甜的水果或已浸糖水的水果,以免细菌在肠道发酵产生气体,引发肠易激综合症。不过这方法并非人人见效,病人要自行试验以看看效果。
郑:健康生活对不少慢性疾病都有帮助,医生会建议病人保持充足睡眠,适当运动,控制体重,不吸烟饮酒,进食足够蔬菜,不吃腌製及高糖高盐食物,以及避吃一些会激发肠易激综合症的食物。此外,一些纾缓运动如瑜伽、呼吸运动等亦有帮助。
插图:杜思頴
- 对付花生过敏 注射免疫球蛋白E + 口服脱敏治疗 证有效安全
- 过敏症患者身心受困扰 查找致敏原控制病情 免受欺凌
- 夏天湿疹易发作兼变差?专家教你做足3招预防湿疹
- 导致儿童慢性咳嗽 鼻敏感、哮喘不容忽视
-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避开致敏原为上策
- 情绪压力致过敏发作形成恶性循环
- 拆解食物过敏常见疑问
- 鼻敏感频发作 脱敏治疗3年可望根治
- 花生过敏严重者随时致命?
- 哮喘「断尾」有机?及早治疗控制病情 减少发作